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許多心理學理論都證實,孩子從出生就對家庭氣氛非常敏感,而與家庭氣氛最相關的往往是夫妻關係。一對能溝通的夫妻,常能營造出開放、有情感交流的氣氛;而無法溝通、把怒氣藏心裡的夫妻,則相當容易產生言語和行動上的不一致,比如說,心情不好的媽媽,雖然勉強自己對孩子擠出笑容,卻常用肢體動作來拒絕孩子的靠近。
然而,夫妻關係雖然重要,卻也是所有人際關係中最複雜的一種,「夫妻吵架」更是所有家庭幾乎無法避免的情境。那麼,若不小心讓孩子看到這一幕,是否產生負面的影響呢?其實是未必的。夫妻若吵得有建設性,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讓孩子觀察父母如何協調差異。
但吵架後有兩件事需馬上處理:一、先讓自己與憤怒情境隔離,透過深呼吸避免情緒失控;二、趁孩子還有記憶時,引導孩子了解,父母吵架是因為意見不同、需要溝通,並注意不要讓孩子覺得「爸媽吵架是我的錯」
若是過了幾天,孩子還很在意這件事,表示他腦中對父母吵架已經起了一些想像。這時不妨問問他怎麼看待此事,也許父母還會從他的童言童語中,發現自己夫妻關係的盲點。
以下則從發展上的特質,來幫助父母了解「夫妻吵架」對不同年齡層孩子的意義,以及父母需要注意之處:
● 0~1歲:孩子觀察力最強。此時孩子大腦尚未發育完全,人我概念並不清楚,不適合在他們面前大小聲。但若無法控制的吵架了,溫柔和輕聲細語就能即時撫慰孩子的心。
● 1~3歲:孩子開始發展負面情緒,意見多、模仿力強。如果孩子看到爸媽總用大吼大叫來爭吵,他們學到的就是大吼大叫。
● 3~6歲:孩子開始有性別意識。父母間彼此對待的方式,是他們學習和異性相處的基礎,也開始影響他們未來的婚姻關係。
● 6~12歲:孩子最敏感、得失心最重,也最容易覺得父母吵架,家是不是就要毀了?如果你還想跟另一半過下去,就要了解「父母相愛」對此時的孩子是多麼重要;若已無法溝通,就多給孩子一點社會性支持:摸頭、擁抱,讓他們感受到愛。
● 12 ~18歲:孩子開始進入矛盾的尋找自我階段,是個小大人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孩子雖然可以開始聆聽父母在婚姻衝突中的煩惱,父母還是不要期待他們幫忙解決,這會讓他們成為心理上離不開家的辛苦孩子。
按讚加入粉絲團
延伸閱讀
- 南投美食︱日月潭 好客食事処(好客麵屋):令人驚喜的拉麵店,從外觀到餐點都令人驚艷(菜單)
- 簡易料理︱20分鐘2道菜!簡單又快速的方便料理就靠黃金烤肉醬,有蘋果香甘口和大蒜香中辛兩種口味可搭配
- 奇美博物館 特展︱跳出格子吧!機器 x 材料 x 藝術超展開:跳出框框吧
- 簡易料理︱烤箱料理︱柴魚烤飯糰:不知道怎麼處理剩飯?就靠這一招,保證孩子吃得津津有味
- 簡易食譜︱水果冰粽:粽子冰冰吃,好看又好吃!
- 墾丁景點︱關山夕照觀景園區:千萬景觀銅板價一定要來,觀景平台怎麼去與收費標準
- 台南善化 阿義臭豆腐:看到很多人排隊,就跟著排了
- 鳳梨簡易甜點︱鳳梨綿綿冰、鳳梨鮮奶酪,超簡單作法,媽媽輕鬆做;孩子開心吃